当前目录

  • 2024年 第36卷 第1期
  • 出刊日期:2024-03-08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主编:骆品亮
联系电话:(021)25011599
办公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内
邮编:200433
E-mail:rdmana@fudan.edu.cn
详细信息

2024年第36卷第1期

(下载当期目录)

    特约专栏:企业低碳与ESG价值创造
  • 公众环境关注与企业绿色治理——基于城市百度指数的研究
    周阔,张黎芮,陶云清,王悦溪
    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中,公众作为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发挥着利益诉讼表达、舆论信息传播以及政策执行监督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百度搜索指数测度地级市公众环境关注度,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全面刻画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实证考察了公众环境关注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公众环境关注显著提升了辖区内企业绿色治理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公众环境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能够通过提高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加大环境治理财政投入,发挥环境治理作用,促进企业绿色治理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公众环境关注的直接影响在企业特征和地区特征层面存在着异质性,在融资约束弱、政治关联强、企业规模大以及地区法制环境好、空气质量差的分样本中,公众环境关注对企业绿色治理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为互联网背景下公众环境关注的积极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我国企业更好实现绿色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2024  .  36(1):    1-13    [摘要](195)    [PDF]()
  • 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
    王凯,丁宁,高皓,王臣博
    近年来,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可能通过共同持股关系形成网络团体,采取一致行动。基于中国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结合社会网络理论与代理理论,探究网络团体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团体持股可以有效提升企业ESG表现;网络团体持股能够缓解2类代理问题,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以及抑制大股东私利促进了企业ESG表现;在缓解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网络团体持股提升企业ESG表现的结论仍成立。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络团体的特征会影响企业的ESG表现,即团体数量更多、规模越大、背景越丰富,持股越稳定,相对力量越强,企业ESG表现越好。研究结论既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的后果研究和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和政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启示。
    2024  .  36(1):    14-26    [摘要](147)    [PDF]()
  • 国有企业的低碳双元战略发展路径——基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案例研究
    俞光耀,郑琴琴,赵优珍,岳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始终肩负着发展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所承担的业务特征,国有企业很可能面临高耗能的挑战。选取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双元理论探究国有企业低碳双元战略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低碳发展首先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其“经济—社会”双元目标,形成具有经济属性的成本性和效益性低碳导向,以及具有社会属性的政策性和公益性低碳导向。基于此,国有企业开发低碳双元战略实践,包括具有经济属性的低碳成本管理和低碳业务投资,以及具有社会属性的低碳政策落实和产业低碳引领。此外,知识和资源开发促进了低碳双元战略实践的相互转化,实现了低碳双元战略的协调统一。研究结论既为国有企业低碳发展中的协同辩证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又拓展了双元理论在企业低碳管理领域的应用。
    2024  .  36(1):    27-39    [摘要](117)    [PDF]()
  • 近朱者赤: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能否影响企业ESG表现?
    李颖,牛浩洋,续慧泓
    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基于企业与客户的二元供应链关系,实证检验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对企业ESG表现的分维度研究表明,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对企业E和S维度的表现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企业G维度表现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通过倒逼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短期内,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倒逼企业“末端治理”;长期内,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倒逼企业“前端预防”。当企业位于低碳试点城市、处于高碳排放行业时,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企业ESG表现提升并不能直接增加企业价值,但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能够倒逼企业提高环保投资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推动企业ESG表现显著增加企业价值,而且长期更有效。基于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客户这一新研究视角,揭示了低碳减排与ESG实践的激励相容机制,不仅为深入理解我国碳试点的微观作用效果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4  .  36(1):    40-52    [摘要](112)    [PDF]()
  • 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
    郑丽,房康,王媛媛
    随着ESG理念深入人心,利益相关者愈发重视企业ESG表现,管理者为迎合利益相关者的ESG诉求可能选择降低ESG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企业外部ESG披露与内部ESG实践解耦。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索企业ESG解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促进了企业ESG解耦,“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抑制了企业ESG解耦。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分心”程度会强化“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对ESG解耦的正向影响,削弱“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对ESG解耦的负向影响。研究发现从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角度揭示企业ESG解耦的动因,补充拓展了ESG相关研究,为利益相关者识别并约束企业ESG解耦行为提供了启示。
    2024  .  36(1):    53-65    [摘要](224)    [PDF]()
  • 碳信息披露、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刘华,陈湘郴
    随着中国双碳行动和绿色信贷政策的不断推进,碳信息披露作为外界评估企业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信息来源,已成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基于合法性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以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的高碳排放行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碳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会抑制企业的短期价值,但可以促进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碳信息披露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价值,但这种作用并非立竿见影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动机,深化理解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内在影响机理。此外,将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引入碳信息披露水平的研究,为该领域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参考。
    2024  .  36(1):    66-79    [摘要](130)    [PDF]()
  • 开放创新
  • 与鲨鱼共游:合法性视角下边缘互补者竞合感知对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
    郭元源,陈意锒,池仁勇
    竞合是平台市场的关系基础,但平台主参与竞争会打破原有的市场配置,处于弱势地位的边缘互补者可能会加剧陷入生存泥沼。如何在与平台主竞合中寻找生存突破口,成为边缘互补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基于306家用户基数排名在后50%的中小型边缘互补者的调查数据,从合法性视角分析在与平台主竞合的关系中边缘互补者如何实现价值创造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在认知合法性的介质传递下,边缘互补者对竞合关系的主观感知对个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创造均存在正向作用;进一步,在社会政治合法性的边界影响下,边缘互补者的竞合关系感知会促成更多生态价值的产生,但抑制个体价值的产生。研究发现在补充了平台竞合关系文献的同时,对边缘互补者推进战略决策、实现生态共生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2024  .  36(1):    80-93    [摘要](101)    [PDF]()
  • 重复性联盟组合重构对焦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韩炜,刘夏青
    焦点企业与曾经有合作经历的既有联盟伙伴建立联盟以撬动新资源的做法,越来越多地被缺乏联盟经验与联盟资源的企业所采用,并作为其重构联盟组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其静态构造的背景下,本文聚焦企业具有重复性特征的联盟组合重构对焦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班子断裂带强度和组织冗余的边界约束作用。利用2010—2016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与同一个伙伴建立2个以上联盟从而形成重复性联盟组合的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实证检验重复性联盟组合重构对焦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重复性联盟组合重构与焦点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企业领导班子断裂带强度强化重复性联盟组合重构影响焦点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组织冗余弱化重复性联盟组合重构影响焦点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研究结论深层次解读了联盟组合重构作用于焦点企业绩效提升的规律,增强了对联盟组合“重构—绩效”作用的理论边界解释,揭示了重复性联盟组合重构发挥有效性的机理,深化了联盟组合“重构—绩效”作用的研究情境。
    2024  .  36(1):    94-107    [摘要](110)    [PDF]()
  • 企业—用户互动、敏捷开发与数字产品创新绩效
    郭润萍,冯子晴,龚蓉,王远
    数字技术的可重新编程性、开放性等特征增强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通过与用户互动进行敏捷开发以提升数字产品创新绩效,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精益创业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企业—用户互动、敏捷开发与数字产品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用户互动通过敏捷开发积极影响数字产品创新绩效,且组织创新氛围将增强三者间的作用关系。研究有助于丰富对于数字情境下企业—用户互动创新的理解,推动敏捷开发研究的发展,为解释数字产品创新绩效差异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也为数字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重要的管理启示。
    2024  .  36(1):    108-120    [摘要](109)    [PDF]()
  • 创新机制
  • 知识冲突情景下跨界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赵富强,刘晰,陈耘,陈祝慧
    跨界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而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在内部既有知识与外部异质知识冲突下,跨界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如何,既有研究尚未明确。基于资源依赖与信息加工理论,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模型,探究知识冲突情景下跨界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通过290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跨界行为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认知灵活性与知识整合在跨界行为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与知识整合在跨界行为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链式中介效应;知识冲突正向调节跨界行为对认知灵活的直接影响。本文拓展了跨界行为与知识冲突个体层面的影响研究,深化了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影响的认知灵活性与知识整合作用机制,突破了既有研究的知识冲突消极影响论,提出了其对跨界行为影响的积极效应论。同时,为企业如何通过跨界行为有效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2024  .  36(1):    121-132    [摘要](69)    [PDF]()
  • 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新的影响——团队协作与员工跨界行为的跨层中介研究
    汤超颖,罗琦,易涛,闫太一
    团队领导该如何激发员工创新?从中国传统阴阳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悖论式领导的角色,提出悖论式领导的整体性认知将影响员工对工作角色的感知。通过对395位团队成员和39位团队领导的多时点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新的双重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在个体层面,悖论式领导将促进下属不仅关注内部还关注外界工作资源,提升员工跨界行为,从而促进员工创新;在团队层面,悖论式领导将促进员工不仅关注自身,还关注团队整体,提升团队协作行为,从而促进员工创新,且在团队竞争氛围高时尤为明显。本文所提出的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的2条路径,丰富了悖论式领导理论以及员工创新管理理论,并可供团队领导借鉴。
    2024  .  36(1):    133-146    [摘要](96)    [PDF]()
  • 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理论框架与前沿课题
    谢康,胡杨颂,肖静华
    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已成为企业洞察市场和用户动态、提升创新敏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模式,其关键因素和作用机制日益成为创新、营销和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热点议题。结合系统性综述设计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梳理大数据情境下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的研究洞见。针对情境和工具如何影响领先用户与普通用户关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两个研究缺口,提出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条件—路径—绩效”理论框架。依据该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和案例证据,重点阐述在什么情境和工具条件下企业与领先用户、普通用户以何种互动创新路径影响创新产品和大数据合作资产,由此形成理论创新。分析结果表明,互动创新路径选择本质是在异质性情境和工具条件下,企业在创新新颖性—泛用性以及数据分析成本—收益之间的动态权衡;两类创新路径的动态变化由互动创新工具成熟度、创新主导权的变更所触发。最后,进一步提炼出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理论研究的三类前沿课题,并讨论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4  .  36(1):    147-161    [摘要](96)    [PDF]()
  • 品牌与创新的双向互动: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葛佳烨,何佳讯
    强大的品牌与卓越的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品牌与创新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但学术界尚未系统揭示双方互动的深层次影响机理。综合了品牌管理与创新管理两个领域的文献,提出一个品牌与创新的双向互动的整合性研究框架,以厘清品牌与创新的关系逻辑。首先基于品牌双元本性论阐释了面向长期品牌管理的双元战略,进而引出品牌与创新的双向互动的研究问题,接着从品牌对创新过程的主导作用、创新活动对品牌的影响以及品牌与创新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这3个方面凝练了品牌与创新双向互动的闭环运行机制,最后提出若干研究展望。研究结论对推动互动视角下品牌管理与创新管理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也为企业如何实现品牌与创新的互动提供了实践价值。
    2024  .  36(1):    162-176    [摘要](115)    [PDF]()

信息公告

更多>>

在线期刊

友情链接

重要通知

关闭
专栏征稿|数智时代新特质下多主体运营创新与治理 专栏征稿|大数据+AI与HI融合下的企业创新战略及其微观基础 专栏征稿|“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专栏征稿|“数字企业国际化创新的中国智慧” 专栏征稿|"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建设"